“魏班長,這個訂單恐怕我們拿不下來,品位太高了破碎機破不動,能不能進破碎機恐怕都是個問題,何況要的全是10-50mm粒度的鉬鐵,難上加難吶!”。
“是呀,是呀,咱們都沒有生產過這么高品位的鉬鐵,公司不會是在考驗我們的設備吧?”
班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。的確,260噸的國外65%-72%(10-50mm)鉬鐵訂單任務緊交貨時間短,要是生產不出來,公司將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。確實是一個難啃的“硬”骨頭。
“辦法總比困難多,這個訂單咱們務必要拿下來,這牽扯到公司在海外的聲望,有難度這是肯定的,可咱們破碎班歷來都是鐵打的班組、見紅旗就扛的班組,不要有畏難情緒,我敢肯定我們能完成這個訂單!”魏振斬釘截鐵地說。
![DESC](/__local/4/84/B3/F58FFE976323E7F9E385766AC32_958A2E18_10746.jpg?e=.jpg)
魏振隨后對人員和任務安排后,破碎班全體成員加班加點全力迎難而上??墒菃栴}始終是毫不吝嗇地存在著,品位高、粒度要求精細、挖掘機釬桿、破碎機顎板消耗比較大,非標件設備損耗上升到最大值等等,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在考驗著魏振和他的班組。
沒有辦法,只能提高整體班組員工的責任心,加強設備巡視力度和檢修強度,哪里有問題魏振就會出現(xiàn)在哪里解決問題,挖掘機釬桿每天一更換、破碎機顎板三天一更換,非標件下料溜槽天天焊補,一天工作時長超過12個小時是家常便飯。經過20余天全體破碎班的不懈努力,鉬鐵分廠終于啃下了這個難以完成的訂單任務,向公司上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這份答卷的滿意完成絕非偶然。2015-2017年,魏振帶領的破碎班產量指標逐年提高,連年有突破,同比增加63%、49%和28%。
作為“兵頭將尾”的魏振,沒有滿足于產量的增加,他把目光投向更遠處。由于破碎系統(tǒng)產生的小粒度產率較大,再次回爐冶煉,輔料成本會大幅增加,他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一次次分析、試驗、揣摩,通過優(yōu)化篩板的篩孔及其分布,使物料便于停留實現(xiàn)有效篩分,提高篩分效率;他還對破碎機鄂板進行改造,將平板型改為齒條鑲嵌型,既避免了鉬鐵在破碎機內的反復破碎,同時也解決了產品中出現(xiàn)長條形鉬鐵的難題。他還對挖掘機錘破釬桿更新改造,使釬桿的使用周期由300噸提高到350噸,降低了材料成本。
魏振不僅自己技術過硬,還不忘“傳、幫、帶”,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年輕職工。在他的悉心指導下,破碎班幾名年輕職工從“打下手”迅速成長為“挑大梁”,已經可以獨當一面,成為車間未來的中堅力量。
平凡的崗位演繹著不平凡的成績。魏振按照自己的理解詮釋著人生真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