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通訊員 潘 駿 王 濤
自2012年分配到生活服務開發(fā)公司環(huán)衛(wèi)綠化隊從事箱裝垃圾清運工作以來,29歲的陳喬木一直干勁十足,每天出色地完成垃圾清運任務。無論垃圾有多少,不管加班到多晚,他用辛勤的勞動為鉬城干凈的環(huán)境奉獻自己的光和熱。
垃圾清運是一件非常臟、亂、臭的活兒,年輕人很少有人愿意去干,而他卻沉下身子,做到了“干一行,愛一行”。 “單位派我干啥,我就干啥。”陳喬木總是這樣樸實的回答。寒來暑往,陳喬木憑著一顆“敬業(yè)心”往返于石可家屬區(qū)和垃圾填埋場之間,用他的汗水給人們帶來整潔干凈的環(huán)境。
垃圾清運工作看著簡單,實際上是個操作性極強的活兒,從車輛駕駛、保養(yǎng)、停放、垃圾的清運都需要操作的規(guī)范,才能把工作干好。作為一名垃圾清運司機,陳喬木時時刻刻都不忘作為一名駕駛員應該具備的素質(zhì)。每天到單位的第一件事是先給車輛加油灌水,檢查機油、汽油和車的制動、轉(zhuǎn)向、燈光。在行駛中,細心觀察各個部位是否有異常。收車后將車輛清洗得干干凈凈,再看看車的各部位螺絲有無松動,直到一切完好無損,才算完成一天的工作。得益于他的認真,細心,每周清運垃圾他駕駛車輛要跑十幾趟,往返幾百公里,四年來,車輛一直保持著安全穩(wěn)定運行狀態(tài)。
![DESC](/__local/7/3A/F8/8BC545464ECD2B60AE7AA9298B9_6694FEE0_EA7F.jpg?e=.jpg)
環(huán)衛(wèi)工作整天面對垃圾,但陳喬木面對臟、臭的環(huán)境,從不怕臟,不怕苦。臟活,累活都搶在最前面,每次只要接到單位安排的任務指示,就立即趕到現(xiàn)場處置,從來沒有過任何怨言。一個周末,一住戶打服務熱線反映一處垃圾箱因傾倒大量建筑垃圾,造成垃圾箱滿溢及垃圾箱外堆放大量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。隊里在無法聯(lián)系到負責該區(qū)域的司機又不能耽誤工作的情況下,聯(lián)系了正在休假的陳喬木。他只是抱歉地說得稍微等一會兒。當天他及時處理了垃圾,后來隊里才得知當時他回老家探望生病的岳母了。剛到坐了沒多久就接到電話,趕緊往單位趕。家人對喬木的評價是:“勤快、責任心強?!碧貏e是妻子對喬木的工作大力支持,她認為干凈、整潔的環(huán)境有丈夫的一份付出與努力。
工作之余,陳喬木也不忘自己是一名環(huán)衛(wèi)人,經(jīng)常對負責的垃圾箱進行巡視和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哪里衛(wèi)生情況不好,哪里污水井堵了,他都會向班長或隊長反映情況。
遇到臨時出車任務,陳喬木總是隨叫隨到。去年冬天的一天,已接近下班時間,他剛拉完垃圾回到隊上,正準備回家吃飯。隊上突然接到一項緊急任務,因維修暖氣管道,需要車輛配合。喬木自告奮勇說:“我和你們一塊兒去”。他迅速發(fā)動車輛備好鋼絲繩等物品和隊長一起趕往工作現(xiàn)場。干完工作又冷又餓,但他毫不計較。
在今年7?23大暴雨抗洪搶險中,一場大雨造成寺坪垃圾遍地,而且排水溝里也沖滿了垃圾。垃圾清運正值周六,喬木說:“我是黨員,我去吧”。冒著大雨和大家一起清理公共區(qū)域以及排水溝的垃圾,并負責拉運垃圾。
陳喬木,他做人如同他的名字一樣,穩(wěn)健地扎根,堅實地成長。褪盡浮華,留下的便是那原始的質(zhì)樸與純真。默默扎根于大山的深處,看似平凡的他,在人們的眼中已不再平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