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著栗西大壩輔道蜿蜒而上,一層層子壩猶如階梯一般規(guī)整的向上延續(xù),而在遠處的壩頂,轟鳴的機械聲隆隆作響,一條新的子壩正在被堆筑而起。
在近40年的時間里,栗西尾礦庫不斷增高,也不斷變老。建設它、服侍它的老一輩們陸續(xù)離去,而90后的年輕一輩,在它默默地注視下正悄然成長……
成長, 讓他們成為主力軍
2014年大招工回來的楊宏、楊亮、馬政、高松巖等一批90后被分配到了工程公司機械隊,給隊里帶來了蓬勃的生氣,也給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戰(zhàn)——如何迅速調控這群90后的個性和個人意識,讓他們盡快融入生產(chǎn)之中。
在蜜罐里長大的90后,有著擺脫既有的規(guī)則,做一個鮮明的自我的叛逆,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競爭力,必須給予他們一個正確的成長方式。“工作要從最基礎的干起,熟悉理論,了解設備,參與機械保養(yǎng)檢修是隊里安排給新工們的基礎科目?!睓C械隊隊長李建濤說。
但對新工們而言,真正成熟起來還要靠拜師學藝。在每一名新工身后,工程公司都安排了一位技術全面,經(jīng)驗豐富的 □□ 悉心教導指引著他們。而學到 □□ 高超的手藝,是膜拜偶像的新工們學習技術最好的催化劑。
“干好工作,學好技術,這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事?!睏盍琳f道。一旦有了明確的任務和適當?shù)沫h(huán)境,90后們的成長速度則令人驚詫。
遼闊的壩面上,90后們獨自坐在裝載機駕駛室里重復著 □□ 教授的三個動作:腳踩油門、剎車,一只手打方向盤,一只手操作搖桿。往來于干灘之上不斷來回取料、堆料。就這樣磨著性子按照操作要領來回重復,就像個機器人!而就是不斷適應這樣的操作強度,練就了他們扎實的操作基本功,進而有膽量和底氣去摸索學習更難的操作。
“剛來的時候性子不穩(wěn),也不會駕駛設備,得人跟著教,干活慢,但是他們真的很好學。你看現(xiàn)在,才在壩上呆了多長時間,都是自己開著裝載機干活了,成長真的很明顯”。駐壩的柴書記侃侃說道。
第39道子壩堆筑工程從3月9日開始,而在“五?一”前的40多天里,駐壩的機械隊成員們已經(jīng)完成了700多米的工程量。現(xiàn)今銀黑色的尾礦漿自39道子壩上的排礦管道奔泄而出,原本滿是施工痕跡的干灘上,已遼遼曠曠盡是荒蕪的灘涂。而在臨近這片灘涂的地方,6名新工一如昨日,駕駛著裝載機反反復復地忙碌著。
一年之間,他們已然成為了第39道子壩堆筑中裝載機隊伍里的主力軍?!斑@次堆壩年輕人占了一多半,39道子壩的堆筑,他們功不可沒?!眽紊系募夹g大拿閔志利說道。
不久之后,工程公司將在壩上舉辦每年一次的技術比武,而新工們將通過競賽,檢閱他們掌握的技術和能力,用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。
成長,用艱苦注釋的青春
雖已五月,但壩上的晝夜溫差仍有二十多度,早上冷長衣長袖保暖褲;下午熱又是背心短褲。天熱時,裝載機的駕駛室就如個鐵皮蒸籠,內(nèi)部30多度的高溫,就像蒸桑拿。曬了兩個月,一個個白凈的90后們都變成了非洲人。浩蕩的天風裹挾著塵沙不斷刮擦皮膚,更讓他們顯得老成了許多。
在壩上,孤零零的四間活動房既是班組,也是家,吃住都在這里,想吃什么就吵吵著給“廚師長”說。但他們的很多要求都會落空?!斑@里太偏,買菜不方便,翻來覆去都是那幾樣家常飯”“廚師長”說。
今天吃面,新工們?nèi)耸侄酥谎蟠赏胝ㄡu面,在板房的墻根蹲成一排,呼嚕嚕地吃著。柴書記邊吃面,邊安排工作,“待會吃完飯都把設備檢查下,下午爭取多干點”。原本新工們狼吞虎咽的節(jié)奏又快了許多。
設備檢查完畢后,一臺機子有故障上不了現(xiàn)場,簡易板房內(nèi),新工們在休息室憂心地聊著機子的問題和工程的進度。手機里悠揚的歌曲寂寞地哼唱著,沒有人理會,吵鬧而純粹地充當著此時此刻的背景。談論漸歇,各自隨意地在板床上躺著,很少有人睡著,多是瞇著眼睛養(yǎng)神。因為很快,他們就要重新回到壩面的堆筑現(xiàn)場。
緊張的工期催促著壩上每個人抓緊每次工作時間。離家短短20分鐘的驅車路程,被工作限制得只能十天回去一次。打個電話問候下吧,可電話常常處于無法接通的狀態(tài)。在大壩上手機信號常常是聯(lián)通聯(lián)不通,移動也從運營商變成了動詞。閑余的聯(lián)系被摒棄了,每一個電話,都成了他們與最親近和最重要的人之間的牽絆。
工作是寂寞枯燥的,新工們彼此之間凝聚成了一個整體。歡樂被他們不分彼此地分享?!澳愀页槲业脑S愿煙”,“什么愿?”“早點娶媳婦”......兩個新工之間的對話引得周圍人哈哈大笑。談笑聲中飽含著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的溫情。寸草不生的大壩上此刻也綻放出了最美的笑靨之花。
也許他們很年輕,也許他們很稚嫩,但他們的行動證明著他們已然融入到了自己的企業(yè),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實現(xiàn)著自己的價值,這就是我們的90后。